听完了《夜幕下的哈尔滨》又开始听袁阔成的《林海雪原》,前者是发生在一九三四年的事,后者是一九四六年。前者中国共产党是处在地下工作的居多,游击队经常在敌占区跟鬼子伪军过不去。后者日本已经打跑了,解放军正在一步步的处理国民党军队。
由此想开去。
早期,国民党的是正规军,共产党的被称之为“匪”,被国民党追得到处跑,但他们不但没被消灭反而越来越壮大。后期,共产党的成了正规军,被打得溃散的国民党军队则窜到山里做了土匪,最后被全部消灭。两者的角色换了,为什么换了呢?他们背后的支持者不同。一个是有钱阶级支持的,那能有几个人。一个是没钱阶级支持的,那是多少人。他们的组成人员也不同,一个是怕死的居多,一个是不要命的居多。谁能成王谁要为宼就很容易搞清楚了。
《夜幕下的哈尔滨》里王一民是个地下工作者,他对敌人的盘问是爱搭不理,一个个的软钉子放在那里,给人的感觉是一身正气,临危不惧。《林海雪原》里的那个道人跟203也有一场对峙的戏,让人觉得他阴险狡诈顽固不化。其实把这两个人对调一下都没问题,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组织,坚决不让对手有可乘之机。
早期是国民党想方设法的围剿“共匪”,共产党几十上百人的游击队在山里跟国民党捉迷藏,让人觉得国民党几千人的正规军连几十个人也抓不住真是苯得可以。可在《林海雪原》里,许大马棒领着百号人钻进山里,解放军一个团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也是一个人也找不到。看来不是笨不笨的问题,而是人少好跑易藏,人多则在了明处,给养也难弄。
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了不同的结果。如果把《林海雪原》中对立的双方换一下,把时间提前些,完全不用费力可以写另一本书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